十几年前,这里还是汪洋里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带状小沙岛,只有一座孤零零的灯塔,伫立在小岛之上;随着一群建设者们登岛拓荒,多年艰苦奋斗,曹妃甸这一个小沙岛沧海变桑田,华丽转身为世界级综合贸易大港,一片荒滩盐碱地神奇地变成拥有2114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由港而建、依港而兴。
随着十年前唐山市曹妃甸区正式设立,一幅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曹妃甸这片开发开放沃土上徐徐展开。
唐山曹妃甸
建昔日4平方公里小沙岛“变”北方大港
尽管已经退休,但王钟敏老人依然心心念念着大海。
今年67岁的王钟敏是曹妃甸岛上的第一批拓荒者,也是曹妃甸的“建港功臣”。曾任曹妃甸实业港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的他,见证了曹妃甸在十几年间,从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带状小沙岛,成为210平方公里的广阔陆域。
第一次登上曹妃甸,是2004年2月的一个清晨。我们十几个人,从码头坐着渔船,十海里的路程,颠簸了3个多小时才到。”直至今日,王钟敏仍清楚记着第一次登岛时的情景。
然而,第一次掀开曹妃甸面纱的王钟敏有些踉跄——这个所谓的“小岛”仅是落潮时不足4平方公里的浅滩,只有一座孤零零的灯塔迎接他们的到来。没有淡水、没有电,岛上陪伴他们的只有汹涌的海、肆虐的沙和密集的蚊虫。
而在这里,他要修路、造房、建码头。
曹妃甸建港条件优良,岸陡水深、不淤不冻,每年可省去大笔清淤费用。造地沙源主要为挖港池所得泥沙,这既形成了港口岸线,又造就了新的陆域,可谓一举两得。”王钟敏说。
为了吹沙挖港赶工期,建设者们用渔船将设备运到岛上。而王钟敏和同事常因工作错过涨潮滞留岛上,只能挤在简易帐篷里过夜。
可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第一条18公里通港公路贯通,第一条跨海线路并网送电,两座25万吨级矿石码头建设完工……2005年12月16日,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开港,两艘外籍巨轮同时靠泊。大家说,他们创造了中国港口建设的“曹妃甸速度”。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发展,曹妃甸港区已建成矿石、煤炭、钢材、原油、LNG、木材等各类生产性泊位100个,年设计通过能力4.8亿吨;港区已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4.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88.8万标箱;开通国内外航线110条,助力唐山港吞吐总吨位跃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